多维探索·方法碰撞·教学创新 —辽宁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

作者:吴松洁 时间:2025-07-09 点击数:

多维探索·方法碰撞·教学创新

辽宁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

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助力辽宁省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,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增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,实现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互相学习与借鉴6月28日,我校基础部联合东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沈阳工业大学、沈阳理工大学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在我校智慧东楼302举行了“多维探索·方法碰撞·教学创新辽宁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”。此次活动旨在拓宽教师的备课思路,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投身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,助力教师教学水平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
辽宁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韩娇、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王旗教授、大连海事大学张映辉教授、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吴丽君教授、沈阳工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国安邦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孙景超、沈阳化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主任王春晖等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,来自省内十所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分管领导、实验中心负责人、骨干教师代表等50余人参会,参会人员共同探讨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协同发展机制。基础部主任苏中乾主持此次会议。

韩娇作开场致辞,欢迎兄弟院校前来参观交流,强调了本次交流对于加强校际关系和推动学术进步的关键作用。她表示,同课异构,是一种极具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教学研究模式。通过让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,从不同的角度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,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样态。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固定性思维,为我们探索更加高效、更具活力的教学方法开辟了新的道路。

她希望通过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活动,实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、备课思路以及课程设计之间的交流,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,实现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互相学习与借鉴,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,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,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。我校愿意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院校间交流活动,包括参观学习、申请科研项目合作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等等,希望能与各位院校密切配合,合作共赢。

会上,王旗教授以AI与物理学交叉的角度出发,他表示,教师们上课可以借鉴AI的思想和技术准备课件等,学生们也可以利用AI来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系统,课程当中可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,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。


张映辉教授作关于《贯彻“三位一体”要求,提高实验教学质量》有关报告,她讲到,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,更是知识深化与拓展的过程。通过实验,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化、形象化,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。实验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教育元素,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、职业素养、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。在实验过程中,学生需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,遵循实验规范和伦理准则,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操守。同时,通过实验成果的应用前景介绍以及对实验过程中资源利用、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思考,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增强其社会责任感,使其明白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发展的贡献。

在教学展示环节,我校的李盈老师、姜海燕老师及其他兄弟院校的老师分别对《拉伸法测杨氏模量》这一章节进行了授课。每位老师能够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,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,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从课前预备、课程设置、课后拓展以及课程思政等多个维度,全面而深入地进行了讲授和讨论。




教学展示后, 专家们对教学展示的老师们进行了点评,教师们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都经过了精心设计,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复杂的实验原理以直观、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。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们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如动画演示、视频讲解等,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点难点清晰地展示出来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。同时,教师们还注重实验内容的拓展和延伸,通过引入实际应用案例、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等,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。

此次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活动不仅展现了各校老师们的教学风采,也为高校间教学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。校际间的互动交流,共享经验,有助于拓宽视野、提升教育质量,不仅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尝试,也为参加研讨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。


版权所有:辽宁科技学院基础部  地址: 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辽宁科技学院博慧楼3区4层